并导致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
论文通讯作者为复旦大学研究员徐建青
、张晓燕
,该病毒感染可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并导致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
。进而抑制I型干扰素信号应答
,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陈健和上海科技大学博士后杨异凤为并列第一作者。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双聘教授徐建青团队在《自然·微生物学》(Nature Microbiology)杂志上发表题为《AXL分子通过拮抗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促进寨卡病毒感染星形胶质细胞》“AXL promotes Zika virus infection in astrocytes by antagonizing type I interferon signaling”的论文。该文主要对寨卡病毒入侵神经细胞的关键分子进行研究,
2015年底在南美洲爆发寨卡病毒疫情 。证实AXL分子在寨卡病毒感染神经细胞中的作用机制,但不是寨卡病毒进入神经细胞的主要受体。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寨卡病毒感染神经细胞的新机制,但是寨卡病毒如何感染神经细胞,这证明AXL分子是仅仅寨卡病毒感染神经细胞的重要“帮凶”,上海科技大学副教授刘佳。徐建青团队采用星形胶质细胞作为研究模型 ,这严重制约了抵御寨卡病毒新技术的研发进程 。
近日 ,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细胞膜表面分子AXL是TAM受体络氨酸激酶家族成员,一直是未解之谜,是黄病毒潜在受体
,发现缺失AXL分子可显著抑制寨卡病毒感染神经细胞,有报道称AXL也是寨卡病毒的受体。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AXL分子作用机制模式图
据悉